[專題] 透視2018/改革兩面刃 民進黨選情有得有失

民進黨執政2年多來,力推多項改革和施政,但勞基法修法、環保政策等引發相關團體不滿,近期的張天欽事件更讓外界對轉型正義產生質疑;施政爭議不斷,衝擊群眾支持基礎。隨著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停建深澳電廠,這項重大政策宣示對選情有何影響?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成績再過1個月即將揭曉,結果如何外界高度關注。#請聽記者王韋婷的專題報導#

年底9合1選戰進入倒數,各候選人開始全力衝刺,在這場硝煙四起的選戰中,究竟有哪些因素拉扯著民意的走向、推移著版圖的分合?

執政2年力推改革 卻也飽受批評

民進黨重返執政,推動勞基法修法、年金改革、防制空氣汙染,以及轉型正義工程等多項改革,在政府大刀闊斧之際,這些政策也不免引發相關團體或群眾的不滿或引發爭議。

2年多來,政府先是因為勞基法修法,前後經歷2波勞團與資方的拉扯和抗議;接著軍公教年金改革又面臨反年改團體的頻繁陳抗。另外,張天欽事件導致外界對轉型正義的諸多質疑,更讓賴清德為此幾度向民眾致歉。

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表示,年改獲得社會多數民眾肯定,可能只有在軍公教選民比例高的地區會衝擊執政黨選情。至於張天欽案,雖然民眾支持轉型正義的價值,但也不覺得和自己有直接關係,政府應該加強說服民眾轉型正義的好處。范世平說:『(原音)大家會覺得前一陣子張天欽的事情並不恰當,而且大家也並不覺得轉型正義跟我們有什麼密切關係。這是民進黨要思考怎麼讓轉型正義,讓老百姓覺得對我有好處,我倒是不覺得這件事情對選情會有什麼大影響。』


空污議題持續延燒。(示意圖/CC0 Public Domain) 

除了改革遭遇阻力,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空氣品質問題也成為政府的頭號難題。

環保署決定加強管制移動污染源,引發廣大二行程機車族不滿,已經讓內閣團隊費盡心力積極溝通。但空污議題持續延燒,從地方逐漸擴大至區域,包括先前在北部的深澳電廠、中部的火力發電廠,都成為國民黨在今年選戰中主打的議題。行政院長賴清德7月接受專訪時曾對此表示,空污是一起排放的,不能歸責於台中市長林佳龍,而他對新北市的選情也很有信心。賴清德說:『(原音)台灣電力公司的空污排放會逐年降低,台灣社會各種污染源的排放也會逐年降低。如果台中選舉議題是空污,是決定性的關鍵議題,那林佳龍應該是當選了。怎麼樣講呢,因為空污的排放不是林佳龍造成的。』


台中花博「發現館」裏頭,也模擬了瀕臨絕種的石虎生態環境,同時也設計了文創商品。(圖:沈聰榮攝)

空污議題熱 在野黨緊追不放

在野黨緊追空污議題不放,深澳電廠一案引發環團和當地民眾強烈反彈,國民黨的候選人拉高反抗聲量,也在選情攻防上帶給民進黨候選人極大壓力。與此同時,攸關政府能源轉型的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案,又成為經濟開發和環保生態的對決戰場;面對昔日戰友、環保團體接連反目,也讓政府感到芒刺在背。

多方壓力集中在內閣團隊,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透過立法院備詢時,公開宣布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機組退場時間表,以及因為觀塘接收站可順利建置,決定停建深澳電廠;一口氣拆除了2顆空污炸彈。賴揆說:『(原音)經濟部也已經同意停止興建深澳電廠,行政院也支持,同意經濟部的決定,停止興建深澳電廠。』

儘管行政院強調上述決策與選舉無關,但學者認為賴揆此舉有替選情止血的意味,同時在選前一個多月清理戰場,也讓國民黨失去選戰操作的著力點。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胡博硯說:『(原音)原則上來講,往後一個多月,國民黨要處理空污議題就比較不好下手,因為他已經把引信排除掉,現在只能打他一件事情,就是他處理這件事情上面而言,他處理這件事情幕後有很多黑手為選舉考量,可是在議題操作上,我覺得國民黨就要再另起爐灶。』

賴揆拆炸彈 效果有限?

賴揆出手,對執政黨年底選情有何幫助?胡博硯認為,今年選情相較往年相對冷,民眾心中不是早有定見,就是對投票意興闌珊。他認為,政府在勞基法修法中丟失勞工選票,且中小企業也不領情;在觀塘案和深澳案中失去環保團體的支持,對執政黨造成傷害,政策上的重大轉折頂多收到固票的效果,不見得能吸引游離選票。

施政爭議所引發的不滿是逐漸累積的,並非單一事件就能造成選票位移。

他分析,年改、張天欽事件,又或者外界解讀的「觀塘換深澳」政策決定都不是影響執政黨選情的關鍵事件。胡博硯進一步指出,民進黨執政2年多,這段期間的施政都會成為民眾在檢驗的目標,施政爭議所引發的不滿是逐漸累積的,並非單一事件就能造成選票位移。他說:『(原音)所以說如果我們問個別的事情會不會導致有什麼效果,我覺得已經很難去說了,因為我覺得這個大局已經被長期以來施政所導致的結果定型化,你單一事情,例如他每做一件事情,可能勞動政策或環境政策上,可能會讓民進黨丟失原來支持他的選票,可是我覺得整體而言,他現在導致這樣的結果是整個累積下來的,所以沒辦法說已經是單一政策說明可以多大影響。』

執政黨年底成敗 牽動政壇發展

胡博硯表示,蔡英文總統在上次總統大選中獲得689萬多票,年底選舉後,民進黨的總得票數和上次總統大選總得票數的比較,將是執政黨選情成敗的觀察指標。

年底選舉被視為執政團隊的期中考和總統選舉前哨戰。政府過去推動多項政策與改革,且拚經濟成果也受到國際評比的肯定;但是執政與改革是兩面刃,執政黨在獲得既有支持者掌聲的同時,也可能揹負其他選民的批評。內閣團隊的成績單不僅攸關賴清德未來施政的穩固與否,也會牽動2020總統大選布局。

【系列專題】
透視2018/母雞是票房保證?「牛肉」更能為聯合競選加分
透視2018/「裂痕」衝擊選情?脫黨實力見真章
透視2018/「韓流」突起 吹出什麼風潮?
透視2018/假新聞亂選舉 及時澄清與有效回擊是關鍵